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无为而治 (第1/2页)
满堂寂静无声,然后为此人的言论喝彩欢呼起来。 “说得好!” “圣人当以天下为己任。” …… 戴丞相沉默了一会儿,拱了拱手道:“敢问先生名讳?” “在下陈国李离。” 李离微笑道。 陈国有一位大贤,是大周史官,学问享誉天下,但数年前骑着大青牛,出函谷关,离开了中原,云游四海,自此不见踪影。 李离,就是那位大贤的后代。 众人恍悟过来,露出钦佩的目光,家学渊源,怪不得有如此妙的见解。 雅间上,赵安听到李离的话,也点了点头。 此人的看法,倒是和他一样。大义灭亲和亲亲相隐都可以,只要做出的选择,自认无愧于心就好了。 法理无情,却少了人文关怀。 若父亲杀了人,你不愿出来作证,只要你不参与犯罪,包庇恶人,谁能怪罪呢? 这就是道家上善若水。 善良没有固定形态。 后人误解了道家,以为道家天天想的就是得道成仙,求自然长生。 实际上是大谬。 事实上,东汉张天师创立的道教,什么狗屁炼丹术,什么狗屁算命,什么狗屁符箓,和春秋战国的道家可没有半毛钱关系,硬说有干系,只怕老子的棺材板会盖不住。 道家在春秋战国,是经世之学,和鬼神不搭边。西汉后,道家渐渐演变成鬼神方术的道教,如果老子再世,看到道家如此发展,怕是要被气死。 春秋战国,道家心系天下。 道家认为天下为公,主张用法律约束君权,有法家思想。道家大半在劝诫统治者,和方术和迷信的性质全然不一样。 司马迁在史记上写黄老刑名,认为道家和法家是一块的,将道家和法家放在一起写。 因为道家之学,给了法家执法的理论基础。 就在这时,赵莹儿抿了抿红唇,称赞道:“殿下,此人说得真好。” 赵安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道德经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常心,当舜带着父亲逃跑时候,就已经不是圣人了。有如此见解,不愧是道家的人。” 赵莹儿疑惑道:“殿下,什么是道德经啊?” “没什么。” 赵安笑了笑,琢磨着是不是把道德经写出来,总结一下老子的思想。 道德经,作为万经之王,不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哪一家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这个时空没有老子,写出这五千言,把道家的思想精华总结一下。 而且赵安他发现,这个时空思想碰撞,越来越有意思了。 未来哪家学说会享誉天下呢? 赵安估计,除非统治者人为干预,去独尊儒术,自由发展的话,儒家只怕还是干不过道家和墨家。 现在的论战大会,就是如此情况,道家思想很受人喜欢。看来之后也会出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的局面,道家和墨家作为显学,流传于世。 黄老一出,谁能撄其锋芒? 目前情况,就是大部分人赞同李离,舜为圣人,当大义灭亲之说。 在大殿中,戴丞相见众人如此表现,神色黯然,他依旧认为礼不可违,子弑父为不大孝,忽然道: “诸位,且听我一言,你们口口声声说当大义灭亲,请问倘若有人弑父,你们还敢和他为友吗?倘若有臣子大义灭亲,作为国君还敢信任如此薄情的臣子吗?” 众人诧异,场面再度安静。 “孝为至善。我还是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