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命运_第93章 自取灭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自取灭亡 (第2/3页)

他认为,勾践的行为不过是“豢养吴人而已”。言外之意是,勾践表面殷勤,实际是想宰杀吴国。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

    韩王韩安是公元前239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他在位共九年,是韩国的末代国君。韩王韩安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秦军兵攻赵后,韩王韩安是以这样的心情关注着秦、赵战事的:既希望秦军战败,又担心赵军难敌秦军。

    韩国本来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韩王韩然时,韩就已臣服于秦国。秦始皇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加缩小,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o多个中小城邑,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之国了。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纵观战国七雄,每个国家都有强大昌盛的一段时期。战国初期,魏国独霸天下;战国中期,齐秦楚三国鼎立;战国后期,秦赵两国争霸;就算是不出彩的燕国,在燕昭王时期也强横一时,疆域扩张千里,一度打得齐国差点灭亡。唯独韩国例外,2oo多年里,地盘最小,实力最弱,就算在实力最强大的李悝变法时期,也只是勉强力保国门不失。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实力最弱的韩国,竟然有“劲韩”的称号。

    诚然,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国家,但这并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制于天然的地理因素。它地处中原腹地,是战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何况周边都是强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赵国,东面是秦国,西面是魏国和齐国。所以,韩国在领土面积上总是无法得到突破,这也是韩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疆域和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正所谓穷则思变,既然不能向外扩张,韩国想要强大,只能选择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强化军功体系。

    要想军队实力强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优化武器,其一是弓弩,其二是刀剑。

    《史记》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就这样一句话,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韩国的军功武器的赞美,其弩的射程长达8oo米,这是什么概念这个精密的工艺,就算在后来的三国时期也没能做得更好。

    对于韩国的刀剑之利,《史记》有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於……皆6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更关键的是,韩国拥有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铁矿山——宜阳铁山,这才装备了令列国惧怕的近战兵器。虽说削铁如泥是有点夸张,但其精密工艺是战国七雄中最顶级的技术。

    韩国凭着这些有利的武器,虽然人口不多,带甲士兵仅仅2o万,却能享国2oo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秦国当初为什么要先灭韩国可能有许多原因,但是谋夺韩国强大的军工系统必定是主因之一。这样也许可以解释,秦国的军工科技为什么突飞猛进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韩国实力明明远弱于秦国,却能和它抗衡近百年。只是可惜国力是硬伤,尽管顽强抵抗,却还是被秦国步步蚕食,直到彻底覆灭。

    如果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的话,那么韩国就是最无奈的,因为它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已经无能为力了。

    一个国家,领土狭小,出现英主概率缥缈,还喜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试问前途能有多少?就比如说:韩国这个国家…

    其实韩国也是有它值得庆幸的地方的,毕竟在大小国家林立的战国初期,它的综合国力一直在第七名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