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会面 (第1/2页)
崇祯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生在宁远城里的那些勾心斗角,那些烂糟糟的事情,杨振自然是一无所知。 其实,就算他全都知道,他也根本无所谓。 因为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等到塔山、杏山、松山城外的鞑子军队已经撤退的消息,传到宁远之后,一切也就真相大白了。 当然了,杨振也没有时间去考虑,他的捷报可能在松山城里引的那些风波。 就在这天上午巳时前后,杨振派出了张得贵、张臣、杨占鳌三人为的一支二十几人的小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刚刚搭建起来的浮桥,登上已经被大火几乎烧成了一片黑地的芦苇荡,上岸往松山城进了。 张得贵既可以代表暂编宁远先遣营,又可以代表杨振自己,最重要的是他在杨振旧部之中职务最高,而又值得杨振完全信赖。 这一次上岸,杨振还让他带上了当初先遣营离开宁远城的时候,由辽东巡抚方一藻亲笔签的公文。 与此同时,杨振为了方便张得贵取信城中守军,也方便城中守军辨认旗号,让杨占鳌亲自打着“暂编宁远先遣营”的大旗陪同前往。 而张臣则带上了先遣营火枪队左翼的那些火枪手们给张得贵和杨占鳌壮行。 火枪队左翼的火枪手们,经历了两场战斗,除了几个人受了点轻伤之外,没有折损一个。 与火枪队左翼不同的是,火枪队右翼二十名火枪手,在前后两场战斗中,一共死了四个,伤了三个。 张国淦本人的确精通火器,枪法十分精准,两场战斗之中,他用火枪杀了不少鞑子。 可是一上战场,他就自行其是,只顾自己装填弹药、开火杀敌,在号令指挥手下人一起行动上就差了不少。 好在战死了的那几个右翼火枪手,都是在第二次战斗中被鞑子骑兵射死在战壕里的,他们携带的火枪倒是一杆没丢。 这个情况反映到杨振的面前,让杨振感到恼火的同时,也让杨振感到无比庆幸当初在宁远城的时候将火枪队分为了左右翼,安排了一个自己当时并不了解的张臣,做了火枪队领队的副官。 这天上午张得贵他们出之后,前来送行的杨振、徐昌永、祖克勇等将领来到水师营搭建的浮桥处,充当起了监工,一起督促袁进水师营的数百船工桨手们干活。 浮桥对面芦苇荡里的栈桥搭建度,也随之加快了了不少,到了当日午时前后,终于草草完工。 早就迫不及待的徐昌永带着自己所剩不多的马队蒙古兵策马通过浮桥,通过栈桥,进入到了被烧成黑地的地面上,然后通过泥泞地带,朝着松山城的方向疾驰过去。 杨振和祖克勇则各率了一支队伍,一共一百二十个人、一百二十匹马,紧跟在徐昌永所部蒙古骑兵的身后,打着旗帜,通过了浮桥、栈桥,上了岸,也朝松山城飞奔而去。 与此同时,松山城西的鞑子连营已经全部撤空了,而张得贵他们一行人,也已经联络上了松山主将副总兵金国凤和协助金国凤守城的参将夏成德,并顺利地从伤痕累累的松山城南门,进了松山城内。 松山城距离海岸边不过十里地,而张得贵他们一行人,却用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得以进入。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有原因的。 松山城从崇祯十二年的正月开始被围,到现在为止,已经被困过两个月了。 城中的主将辽东副总兵金国凤,在随后的守城战中,为了表明自己坚守城池、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在鞑子围城之后没有多久,就干脆下令用土木砖石堵死了全部的城门。 所以,当张得贵、张臣、杨占鳌一行人,终于大着胆子绕行到松山城南门外的时候,却现他们自己根本无法入城。 杨占鳌等人打着的先遣营大旗,在上午的日光下迎风招展,非常的显眼,一行人刚刚绕开鞑子的城南连营,出现在城外,就被城头上一直高度戒备着的守军给现了。 好在他们这一行人,是从南门外的方向徒步而来的,而且人数也不多,城头的守军才给了他们接近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