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手持抡语,开局降服苏妲己_第17章 兄弟你能帮我有个后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兄弟你能帮我有个后吗 (第1/2页)

    第17章兄弟你能帮我有个后吗

    看完武关名单,比干开始看文关的甲骨答卷。

    第一个,便让他呼吸急促起来。

    文章之犀利,直指殷商王朝的各种要害。

    比如历代帝王,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六百年前太祖商汤灭掉夏朝而立国,但六百年后,殷商王朝依旧没什么长进,君权全靠诸侯们拱卫,纣王所能治理的地方也只有京畿之地。

    而此法的解决之道也有。

    诸侯国之间,有大片的“无主荒地”,朝廷应该想办法收拾这些地方,巩固君权,增加统治地域,何必对各诸侯国虎视眈眈?

    要想跑,先得学会走,打这些无主之地,总比征伐诸侯国容易吧?

    等到你把这些地方打下来,控制了,朝廷的实力自然会大增,这不就强国了吗?

    总体来看,这篇文章完全就是抨击朝廷政策,打击纣王威信的。

    但比干看到是朱升写的,也就释然了。

    就他那干瘪的才华,怎么可能写出这种一针见血的文章,不用想都知道朱侯所作。

    “难得,朱侯能讲此肺腑之言,也算是尽忠尽责了,待回到朝哥,就给朱升安排个好位置吧。”

    比干一声叹息,接着看下一个甲骨。

    文章倒是很华丽,四平八稳,但通篇也没有个实质性的“强国”建议,完全就是卖弄风骚来的。

    这种人,比干也得带回朝哥。

    因为他没有太多的选择。

    接下来,孔宣的义从们,大多数是这样。

    除了会读书写字,能搞一手无病呻吟的文章,实则胸无笔墨。

    直到轮到孔某人的甲骨,比干才眼前一亮。

    “开办官学?”

    经历了这次夭折的招贤纳士,比干深深地明白,招募有学之士有多难。

    而孔宣这条建议,可以打破诸侯们的人才垄断。

    首先朝廷建一座最高学府,就叫国子监,让三公当监主,让朝廷大臣们去当讲师,把国子监打造成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然后在各诸侯国开办官学,优秀的学子,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深造。

    这样,天下读书人都以进入国子监为目标,这不就掠夺人才了吗?

    尽管短时间内,诸侯们还会像现在一样,不允许封国内的子民进入官学。

    但时间长了,众意难违,再加上纣王施压,朝廷问罪,官学一定能兴盛起来。

    就比如这次,实在是纣王在位时间短,不太好收拾诸侯们。

    否则八百诸侯阳奉阴违,我确实很难一起对你们动手,但如果我盯住两个诸侯,往死里弄,杀鸡儆猴,那你死了也是白死。

    朝廷要招贤纳士,你竟然下令不让百姓参与,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王?

    每年以官学为借口,收拾掉一两个诸侯,不出几年,谁还敢阻拦子民就学?

    等官学变成大势所趋,人人向往,纣王狠一点的话,还能下一道命令,要求诸侯们的子女,强制进入国子监深造!

    你不是不忠吗?

    你们这一代诸侯,我没法改变。

    但你们的子女,过个十年,我却可以让他们变成最忠心的臣子。

    而且把诸侯的子女全部弄到朝哥去,以此为人质,还怕诸侯们耍花样?

    你敢叛乱,我就先断了你们的根!

    没了后代,你打下这江山有什么用?

    可以说,开办官学这条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