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枭傲天下_第十一章 收资动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收资动员 (第1/2页)

    “枭儿,这段时间你长进了许多,别的我也不说了,万事以稳为先。”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嗯,去吧…切记安全第一。”

    闻言,一身银亮戎装、披戴齐全的赵枭朝着赵石诚行了个大礼后,便径直走出书房、头也不回的朝着府外行去了。

    赵府门口,一队十人、身着灰色劲装的骑士见到赵枭的来临纷纷翻身上马。

    这十骑是赵枭的亲卫。

    他们人数虽少却弓马娴熟,战斗力非同一般,是赵家豢养的死士。

    赵家虽世代皆为涿县大族,但由于人丁稀少、直系单薄的原因,再加上历任家主都未结仇怨,所以不是很注重武装。

    别看赵枭此行只带有十位死士,这已经是赵家死士总数的三分之一了。

    不过死士虽少,但以他们高超的武艺和配合,足以为赵晓免去许多危险。

    “白雪,我们走。”

    说着,赵枭翻身骑上一匹浑身素白的高头大马。双腿轻轻一夹马腹,白马便撒开蹄子奔了起来,速度不慢却很平稳。

    即便赵枭以粗劣的骑术也能驾驭。这匹名为“白雪”的马儿,是赵二专门为赵枭挑出来的,速度力量都只是中上…

    但它却很有灵性!

    这匹白马跑的算不上很快,却异常稳健。不至于让赵枭这速成的假骑士坠马而亡,然而这对赵枭来说已是足够。

    给他匹赤兔,他也不敢骑啊。

    ……

    涿县中心有一处空地,因其附近并无商业亦无菜市,故而平日里人迹罕至。

    而今天,却人头涌动。

    昨日赵枭已经派人传出消息,今日巳时他将率领麾下的乡勇团出征破贼。这一消息刚刚散开,便引得这个平静安宁的县城炸开了锅,许多人都没睡好觉。

    今日县民们更是自发的前往县中心,想好好目睹一下赵枭这支乡勇义军。

    一圈又一圈密麻的民众将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目光灼灼的看着这支出身涿县的军队,里面有不少他们的老相熟。

    空地中心则与周遭的杂乱不同,乡勇们面容坚毅,一声不吭的目视前方。

    这是这段时日练出的纪律性。

    一声号角响起,身着灰衣的乡勇们昂首挺胸的排列成三个整齐的方阵,三个方阵又排列为一个品字阵,看起极有气势。

    乡勇手中的兵器各不相同,不过大抵为三种款式:长刀与厚木盾、朴刀、长枪。这兵器,是按照所属纵队来分配的。

    在三个人数最多的轻步兵方阵尾侧,还有两支特别的军种。

    一队手持长枪、腰佩马刀的黑衣轻骑兵和一队身着麻衣的辅兵。

    辅兵的装备很简单,除了一柄无鞘短刀便再无他物,而骑兵则截然相反…

    他们不仅装备精良、军容肃穆,并且精神面貌也是全军最好的。骑兵们全是由人高马大的精壮汉子组成,约摸着有百来人,身旁各有一匹毛色不一的战马。

    一眼便知组建所耗不小。

    这也是赵枭的杀手锏,虽然是速成的短时间还上不了战场,但再打磨一下…

    定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诸位乡亲。”

    随着声音响起,一骑身披银甲的瘦削骑士操纵着白马来到了品字阵前方,其身后还有两骑同样身着银色铁甲的壮汉。

    这三位着甲骑士正是赵关张。

    三人身上的全身铠甲,来自于张世平苏双两位中山大商所赠镔铁制成,为了赶上时间,王铁匠这几日都未曾休息片刻。

    “诸位乡亲,静一静。”

    见到赵枭开口,围拢在四周的民众们立刻闭口不言,一时场中寂静无声。

    赵枭见此轻轻颔首,转头朝民众们大声问道:“大家可知黄巾?”

    “那是自然!”

    民众们纷纷点头回应道。

    “那大家可知黄巾为何被称之为贼而不是叛军?”赵枭再次发问。

    “因为他们坏呗!”

    一个稚嫩的声音突兀的响起,不知是谁家的小孩先众人一步说道。

    “坏就是贼嘛!”

    “哈哈哈!”

    闻言,平民们也纷纷笑了起来。

    赵枭却没有笑,他继续追问道:“既然说坏,那大家可知黄巾坏在何处?”

    听到这话民众们摇了摇头,有少许人笑道:“反对朝廷就是坏嘛!”

    “可不是嘛!”

    看着还不知道利害关系的平民,赵枭叹了口气。实际上,由于很多地方官昏庸无能,民众只知道黄巾是贼…

    却不知到底黄巾是贼在何处,反倒会因为黄巾多半来自平民而感到怜悯。

    总觉得他们和自己是一个阶级。

    有不少地方防守失败,还是因为当地民众早被黄巾策反,败于里应外合。

    而涿县作为赵枭的老窝,他自然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必须激起民众们与自己同仇敌忾,才能获取更多的兵员。

    想着,赵枭面无表情的开口道:“诸位莫要儿戏,黄巾之所以为贼。”

    “是因其行事枉为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