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_第五百一十九章 风帆战列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风帆战列舰 (第1/2页)

    “什么,封舟到了?”

    “封舟到了!”

    “这……这怎么可能?”张顺觉得此事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大一艘“巨舶”,就这么一路沿海开过来了?

    “经过问询操船的水手,据闻此船出使琉球以后,由于损坏较大,朝廷又没有专款修复,故而一直停泊在长乐港内。”高起潜不由回答道。

    “以奴才计之,定是此船非同小可,福建上下轻易不敢使用,又无修复款项,故而拖延至今。”

    “恰巧陛下下诏,他们便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了过来。”

    “这是烫手的山芋?”张顺闻言哭笑不得,同时也对明末的官僚作风有所了解。

    说白了,就是这个船固然很珍贵,但是一则修复要钱,钱从何处?

    二则,一旦修好了,朝廷调走怎么办?

    即便朝廷不调走,哪天想起来问起此事,追究自己一个擅用之罪,岂不是得不偿失?

    既然修好了,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这艘巨舶自然只能停留在港口之中。

    刚巧“陛下”来诏,众人巴不得早点把这个船开走,省得每年维护也要花一笔费用。

    其实,这事儿的真实情况,倒也和高起潜猜测的也大差不差。

    原来在出使琉球的杜三策、杨伦等人返航之际,遭遇到“飓风”,折了主桅,随风漂流,万幸折回了福建。

    众人完成使命,自然回京复命,但是这封舟就滞留在福建。

    彼时,福建沿海海患严重,面临着大盗刘香、郑芝龙以及占据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威胁。

    前后两任福建巡抚,不是没有考察过此船,产生将其改造成战船的心思。

    奈何一则这封舟巨大无比,不利于近海操纵,二则断了主桅,难以修复。

    之所以难以修复,是因为这主桅材质非同小可,乃是采用陕西所产金丝楠木为之。

    这金丝楠木属于大乔木,“高者十余丈,粗大数十周”,具有“水不浸,虫不蛀”,不易开裂、不易变形等特征,故而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像明代宫殿柱、梁等关键结构,常以此为材质。

    也正因为金丝楠木有如此大的优点,当初张子舟造封舟之时,征发万余人,才将其由陕西秦岭一带运往福建造船。

    如今出使琉球使命已毕,福建巡抚哪里有本事征发丁壮,再度千里迢迢运输木料,故而只能空对着偌大一个封舟,望洋兴叹,这才有了封舟北返之事。

    “陛下,天津造船厂厂长张子舟求见!”就在张顺和高起潜两人分析封舟北返之事之际,早有太监汇报道。

    “哦?快,快快有请!”张顺当然知道为什么他这个时候求见,不由连忙下令道。

    “殿下,殿下,这真是喜事啊!”张子舟一进殿,顾不得施礼,就兴奋的开口道。

    “既是喜事,也需借助爱卿之力!”张顺也笑了。

    平白无故,得了一艘大船,这当然是一件喜事了。

    “殿下,微臣亲自上船考察过了,这封舟保存极为完好,除了大桅断折,索具多有断裂之外,几乎无甚损伤!”说到这里,曾任督造的张子舟对此也颇为自豪。

    “好,都是爱卿督造的好啊!”张顺见状,不要顺水推舟,夸赞了张子舟一番。

    那张子舟推辞一番,也就生受了。

    他这才笑道:“本来有一桩事儿最为难办,就是这大桅。这大桅长十丈,以金丝楠木为之。”

    “本来微臣还想向殿下求一道命令,命人前去陕南采伐。不意昨日东江镇为了求殿下出兵,竟然派赶缯船,一口气送来塞黑桦十余根。”

    “其中身长七丈至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