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顺灭清1644_第十二章 阵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阵前 (第1/2页)

    战场之上,从无“以弱胜强”之说,弱便是弱,强便是强,若是弱能胜强,又何来弱之说?

    对决终究靠的是实力,所谓的一切谋划和策略都不过是为了在局部形成己方对敌方的优势罢了。

    因此,战场之上,全局弱势不代表局部弱势,局部强势若不能持续扩大,精准打击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也最终难以完成逆转,实现所谓的“以弱胜强”。

    李来亨策划的这场依靠大量火器的阻击战,与其说是阻击战,其实是歼灭战。

    依靠火炮挫敌方锐气,威慑敌军心,打击敌军士气,伤其皮肉;

    依靠骑兵火铳的一轮射击,在迫近敌军之时逼退敌人,取得优势,伤其外围人马,乘机完成合围;

    紧接着趁敌军阵脚未稳,来不及组织反击之时,短兵相见,来回冲杀,伤其主力。

    而当敌人回过神来,即将组织起有效反击的时候,李自成的溃兵应该已经组织了起来,对着被团团围住,损失惨重的吴清联军发起冲锋,形成致命一击,战局便也就明朗了。

    不过,若想顺利完成这个决定了华夏往后四百年命运的歼敌计划,敌方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吴清联军不可过两万,另一个则是满清没有后续的援军可以及时赶到。

    毕竟第一大营能战的骑兵不过四千,李自成能组织起来的溃军估计不过三万,战斗力自然也很难与之前相提并论。

    不过这两点,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是符合这次歼灭战的要求的,否则,李来亨也不会这么来计划。

    但还是存在一个极大的变数——满清骑兵。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前明边军都知道,这二十几年来,满洲鞑子就是靠着一股子蛮劲崛起的……

    他们野蛮粗鲁,落后贫穷,他们没有汉人聪明,没有汉人数量多,他们刚开始甚至对于政治制度,赋税管理,火器之类的东西都一无所知。

    他们也不懂什么是兵法,很多时候就是硬打硬冲,机缘巧合!

    可是,他们赢了,一直赢,从小变大,几十万人驾驭几百万人,招俘连蒙,甚至还想入主中原!

    如今,山海关一战大败顺军,满清鞑子的士气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峰,谁又知道他们能爆发出多么强大的战斗力呢?

    昏明的皇帝们,那些文官们,那些将军们,那些聪明人们,这些人所以为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荣誉,道德、算计、装备,甚至是汉人更加先进的经济和制度,都在血与火的一场场对决中败下阵来,造成了后世百年的悲剧!

    当老朱家,东林党,军头们惜命惜财的时候,满人却在学习,拼命的学习,学习制度,学习技术,学习谋略,学习自己落后的一切……

    到了现在,他们的火器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到占据优势;他们的制度也越来越成熟,甚至于足以支撑他们战胜关内的所有反抗力量。

    若是这一战,可以歼灭上万满清鞑子,遏制住大顺军连败的趋势,无论打得如何,死伤多少,都可以极大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