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顺灭清1644_第十七章 决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决战(上) (第1/2页)

    当吴三桂极不情愿地率领关宁铁骑穿过火炮覆盖区,进入山谷的时候,他完完全全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到了。

    一眼望去,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前方的厮杀声不断,哀嚎声不断。

    骑兵已经不能畅快地冲击了,地上遍布人与马的尸骸,血肉和泥土杂草搅拌在了一起,极大的减缓了马匹的速度和冲击力。

    在这个南北距离不足八里,东西长度不足十里的作战区域,有接近三万人在厮杀,至少已经倒下了七千人,四千马,说是人间炼狱也不足为奇。

    不过,吴三桂可不管这些,仅剩的关宁铁骑依照着他的暗示,一穿过火炮覆盖区,进入战场便往两翼分散,保存实力起来。

    这是他最后的本钱了,就算这一仗清军输了他也不能丢了自己的部队,就让清兵自己杀去吧!

    另一边,有了两万步兵的加持,腹背受敌的清兵已然支撑不住,刚刚的锐气一时间失得一干二净,只能一退再退。

    但是凭借着极其严厉的纪律和极高的军队组织度,清军还是可以勉强支撑,不至于兵败如山倒,成为一股溃军。

    从山腰上冲杀下来的大顺军士兵也没有想到清兵居然顽强到这种地步,一番纠缠搏杀,遭受到了顽强抵抗后,也不再敢猛冲猛打了。

    这一万清军可是纯正的满洲鞑子,个个身经百战,装备精良,是精锐中的精锐,自然不是蒙古八旗,汉人八旗亦或者那些顺万兵马所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这一仗打得如此艰难也算正常,李来亨精心训练的辽东营将士只能与之平分秋色也算正常。

    毕竟,若是能全歼了这一万鞑子兵,满清政权的核心战力便只剩下不到四万了,一下子折损了五分一的核心军队,那多尔衮恐怕就要重新考虑一下入主中原的计划了。

    但是,战场上的局势就是那么瞬息万变,刚刚占据了上风,要将清军歼灭的大顺军很快又陷入了劣势之中。

    随着好几面鲜艳的蓝色大旗从滚滚浓烟中冲出,随着撼天动地的马蹄声传来,所有人都明白——清军真正的主力来了!

    残兵中还剩的那几百关宁兵趁着大顺军突然奔溃后撤的机会,裹挟着着原本也要撤退的清兵一起朝着山谷外围的两翼撤去。

    他们不是清兵,没有那么顽强的战斗意志,要不是家眷全都在山海关,要不是跟着吴三桂,他们哪里会遇上这种事情?

    这一轮突然的后撤带偏了清军的反击步伐,也混乱了刚刚冲进战场的清军主力。两支军队汇聚在了一起,不可避免地产生混乱,减缓速度。

    这也为大顺军溃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趁着清军混乱之际,大顺军各部按照计划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撤退。

    刘希尧率领大顺军主力一万多步战士兵往山口处紧急撤退,辽东营将士和少数大顺军本部士兵则在许勇和刘芳亮的率领下开始往两翼的山坡上撤退。

    大顺军如今的状况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败战之军,溃兵千里的狼狈摸样尽显无疑!

    清军很快便调整好了队形,开始朝着山口的方向追击,他们断定顺军主力就在那里!

    对于早已经得到李自成军令的刘希尧,刘芳亮来说,这正中他们的下怀。

    和战力如此之强的清军硬拼是断断不能的,要想取胜,就必须要智取,三面分散,假装溃败,这是战场上典型的诱敌深入,两面包抄之策。

    虽说看起来简单直白,可是却难以辨别。

    清军向来骄横,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