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国企困境 (第2/3页)
渠道维护,原有的销售渠道很快被之江省南部两家同类企业慢慢侵蚀,再加上外汇贷款的沉重压力,这家洗衣粉厂从两年前就开始陷入了困境,直到半年前最终停产。 临安洗衣粉厂的经历只是个缩影,现在并不罕见,将来更是会经常见到。 90年国内这种情况只能说初露端倪,等92初年总设计师南巡后,市场经济模式就成了中央唯一的选择,那时候国内会有更多的适应不了市场经济模式的国营工厂陷入困境,从而造就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席卷华夏的“破产下岗潮”。 接下来就有了史上最无耻的春晚绝句“我不下岗谁下岗”,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永久的沉沦。 所谓改制带来的国企破产转卖和员工下岗再就业这两大历史浪潮,陈笃无意评价,也没本事评价,他只能感慨一声或许可以做得更周全些,然后做好自己能做的。 在达康日化前来考察这家洗衣粉厂的今天,他要做的就是全面评估,谨慎决定。 洗衣粉厂的广场状况堪忧,可厂房情况倒的确如李秘书所言真的不错,毕竟85年为了引进进口生产线,厂房和广场同时翻修过。 李秘书直接带着他们进入了生产车间,指着那座钢塔说:“这就是从德国巴斯夫引进的?6000双枪喷粉塔生产线,是国内第一家拥有这个规格生产线的县级工厂,直到今年为止,国内也只有魔都白猫拥有同样的一条。” 三人上前仔细看过,暗暗松了口气,生产线维护得还算不错,并没有出现锈迹。 李秘书笑着说:“请放心,厂里有安排人手每个月过来进行维护,生产线绝对可以马上开工。” 陈笃问道:“李秘书,这条生产线自投产以来,最高年产量也不过1万吨,而据我所知,去年白猫使用同样的生产线,创造了年产2.5万吨的产量,我可以了解下,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吗?” 李秘书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坦诚地说:“巴斯夫这条生产线最大设计年产量可以达到5万吨,85年投产后产量上去,销量提升速度并没有这么快,在86年达到最高峰2万吨后,就开始逐年下滑。” 陈大康若有所悟地说:“86年......我记得老书记是87年初退休的吧。” “是的,这里面......你们懂得,我不能多说。”李秘书尴尬地点头。 此前张副县长暗示过,宁革文则干脆明说过,87年,力主推动引进进口生产线的老书记退休,洗衣粉厂的领导班子随之有了较大的变动,从此走上了衰退之路。 而随着去年新的领导班子的上台,特别是主管工商业的张副县长的就职,盘活这种即将死亡的国营工厂就成了领导们的工作重心之一。 洗衣粉厂成了第一个目标,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它还欠着省里50万美金的外汇贷款,第二它至少曾经辉煌过,复活难度看上去要小一些。 于是当达康日化横空出世后,作为一个有抱负有魄力的新官,张副县长便当即有了决断。 一行人在厂里仔细考察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回到厂门口,并没有急着走出已经关上的大门,而是驻足回望这片占地超过两万平方的厂区,神情凝重地思索不语。 李秘书等了会,还是先开了口:“不知道两位看下来感觉如何?” 身为张副县长从外地带来临安的秘书,他可谓绝对亲信,盘活这样的国营工厂,目前就是自己领导的心头大事,也是短期内创造政绩的最佳途径,眼下有了这个看似最契合的时机,无论是他领导